至闕里瞻拜因成八韻原文
九年別廟貌,午夜結(jié)神心。
所喜慈躬健,得陪圣跡尋。
乘朝至曲阜,信宿憩泉林。
總是資鉆仰,于焉知古今。
明當(dāng)簋芹奠,先此鼎香欽。
愜矣伸颙望,肅然對照臨。
尊聞獨已恧,立教百王任。
步入遜非昔,尤增惕念深。
詩詞問答
問:至闕里瞻拜因成八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至闕里瞻拜因成八韻寫于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至闕里瞻拜因成八韻是什么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侵韻 出處:御制詩三集卷九十六
2. 向謁由闕里俱圣時門前降輦步入茲朕躬已逾六旬若遠(yuǎn)步過勞恐儀節(jié)轉(zhuǎn)不能安舒展敬因自東角門入至大成門傍下輿且祭門闕里儀注原稱自大成降輿今始依之
參考注釋
廟貌
《詩·周頌·清廟序》 鄭玄 箋:“廟之言貌也,死者精神不可得而見,但以生時之居,立宮室象貌為之耳?!币蚍Q廟宇及神像為廟貌。 三國 蜀 諸葛亮 《黃陵廟記》:“廟貌廢去,使人太息?!薄稐H史》附 宋 岳珂 《吁天辯誣通敘》:“ 孝宗 皇帝嗣位之初,首加昭雪,復(fù)其宮爵,又錫之冢地……旌以廟貌而俾有以尉部曲三軍之心。”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軍次實錄》:“形骸雖肖何如覺,廟貌徒嚴(yán)妄設(shè)陳?!?/p>
午夜
指夜里十二點鐘前后;半夜
神心
(1).猶心神。謂魂與心。 戰(zhàn)國 楚 宋玉 《神女賦》:“意離未絶,神心怖覆?!?漢 揚雄 《<法言>序》:“神心忽恍,經(jīng)緯萬方,事繫諸道德仁義禮?!?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清水》:“ 太公 避 紂 之亂,屠隱市朝,遯釣魚水,何必 渭 濱,然后 磻溪 ,茍愜神心,曲渚則可。 磻溪 之名,斯無嫌矣。”
(2).猶圣心。謂天子的心?!段倪x·應(yīng)貞<晉武帝華林園集詩>》:“貽宴好會,不常厥數(shù);神心所受,不言而喻?!?呂向 注:“言天子遺其宴會者,不常其數(shù),但圣心所與者,不言而自曉。”
慈躬
對父母等長輩身體的尊稱?!锻词贰返谄呋兀骸癌z 文天祥 ﹞奏道:‘不知太皇太后慈躬如何了?’太后道:‘今日受這一驚,益發(fā)沉重了?!?/p>
圣跡
圣人的遺跡
曲阜
山東省的縣。位于省西南部,面積975平方公里,人口52萬。為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xiāng),孔府、孔廟、孔林是中國古代三大建筑群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信宿
連住兩夜,也表示兩夜
公歸不復(fù),子女信宿。——《詩·豳風(fēng)·九罭》
流連信宿,不覺忘返。——《水經(jīng)注·江水》
總是
永遠(yuǎn)地;無例外地
鉆仰
深入研求。語本《論語·子罕》:“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刑昺 疏:“言夫子之道高堅,不可窮盡……故仰而求之則益高,鉆研求之則益堅?!?漢 陳琳 《答東阿王箋》:“此乃天然異稟,非鉆仰者所庶幾也。” 宋 王禹偁 《送孫何序》:“服勤古道,鉆仰經(jīng)旨?!?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世儒於此十三部,或焚膏繼晷,鉆仰終生,或鍛鍊苛求,百端掊擊。” 李詳 《論桐城派》:“小亦鉆仰先達,樹義卓然?!?/p>
于焉
從此;于此。 唐 顧況 《塞上曲》:“酣戰(zhàn)祈成功,于焉罷邊釁。” 唐 唐彥謙 《游南明山》詩:“于焉偶閒暇,鳴轡忽相聚。”
于是?!对姟ば⊙拧ぐ遵x》:“所謂伊人,於焉逍遙?!?朱熹 集傳:“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遙而不去?!?陳奐 傳疏:“《玉篇》:‘焉,是也?!造妒窍麚u也。今字作‘逍遙’?!薄逗鬂h書·董卓傳論》:“及殘寇乘之,倒山傾海, 崑岡 之火,自茲而焚,《版》《蕩》之篇,於焉而極?!?唐 元稹 《相和歌辭·決絕詞》:“有美一人,於焉曠絶?!?明 劉基 《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軒》詩:“珍重?zé)o生侶,於焉托清凈?!?/p>
知古今
謂識古通今?!秲号⑿蹅鳌返诙嘶兀骸爸皇沁@位姑娘,怎的又會這么知古今兒也似的呢?”
明當(dāng)
猶明日,明天?!侗笔贰な拰氣箓鳌罚骸?寶夤 明當(dāng)拜命,其夜慟哭?!?唐 王維 《宿鄭州》詩:“明當(dāng)渡 京水 ,昨晚猶 金谷 。” 宋 吳潛 《水調(diào)歌頭·和梅翁韻預(yù)賦山中樂》詞:“倚棹明當(dāng)發(fā),歸夢落三洲?!?/p>
明白得當(dāng)。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下:“見 陸丈 回書,其言明當(dāng)。”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古人不忌重韻》:“古人但取文理明當(dāng)而已,初不避重字也?!?清 姚鼐 《復(fù)魯絜非書》:“抑人之學(xué)文,其功力所能至者,陳理義必明當(dāng),布置取舍,繁簡廉肉不失法,吐辭雅馴不蕪而已?!?/p>
颙望
(1).凝望,抬頭呆望。 唐 李赤 《望夫山》詩:“顒望臨碧空,怨情感離別。” 宋 柳永 《八聲甘州》詞:“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明 陳汝元 《金蓮記·捷報》:“顒望碧天遙,不見春歸路。”
(2).仰望,敬仰地期待。 唐 白居易 《祈皋亭神文》:“若寂寥自居,肸饗無應(yīng),長吏虔誠而不答,下民顒望而不知,坐觀田農(nóng),使至枯悴。如此,則不獨人之困,亦唯神之羞?!薄顿Y治通鑒·唐昭宗景福二年》:“儻實屯軍 鄴下 ,顒望降臨;必欲真決雌雄,愿角逐于 常山 之尾?!?胡三省 注:“顒,魚容翻,仰也?!?/p>
(3).盼望;等待。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元年二月》:“某久留軍前,都人顒望,欲乞早歸?!?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相發(fā)怒》:“朝夕縈掛,只為孩兒多用心。不知月老事如何?為甚冰人沒信音?顒望多時,情緒轉(zhuǎn)深?!薄毒劳ㄑ浴なY淑真刎頸鴛鴦會》:“ 張二官 顒望回家,將息取樂,因見本婦身子不快,倒戴了個愁帽。”
肅然
(1) 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肅然起立
(2) 嚴(yán)肅謹(jǐn)慎的樣子
上下肅然,稱為政理——《后漢書·張衡傳》
對照
(1) 相互對比參照
藍(lán)眼同黑頭發(fā)形成鮮明對照
(2) 對比
立教
樹立教化;進行教導(dǎo)?!俄n詩外傳》卷八:“學(xué)校庠序以立教,事老養(yǎng)孤以化民。”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辯命論》:“或立教以進庸怠,或言命以窮性靈?!?宋 葉適 《<黃文叔詩說>序》:“自文字以來,《詩》最先立教,而 文 、 武 、 周公 用之尤詳?!?/p>
百王
歷代帝王?!盾髯印げ黄垺罚骸鞍偻踔?,后王是也?!薄稘h書·董仲舒?zhèn)鳌罚骸吧w聞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樂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南朝 梁 沉約 《光宅寺剎下銘》:“濡足萬古,援手百王?!?唐 廣宣 《禁中法會應(yīng)制》詩:“道場三教會,心地百王期?!?明 何景明 《郊觀》詩:“神祇二后配,禮樂百王殊?!?/p>
步入
步步進入,進入
步入會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