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溪探梅韻原文
錦囊分付與溪奴,江路尋幽屬野夫。暖信已傳春到未,暗香還動月明無。
妝因底事偏清雅,態(tài)為何人轉(zhuǎn)瘠癯。
惹起詩魂禁不得,恍然飛越亦忘吾。
詩詞問答
問:和朋溪探梅韻的作者是誰?答:易士達(dá)
問:和朋溪探梅韻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易士達(dá)的名句有哪些?答:易士達(dá)名句大全
易士達(dá)和朋溪探梅韻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錦囊
(1).用錦制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詩稿或 * 。《南史·徐湛之傳》:“以錦囊盛 武帝 納衣,擲地以示上。”《新唐書·文藝傳下·李賀》:“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宋 蘇舜欽 《送王楊庭著作宰巫山》詩:“落筆多佳句,時應(yīng)滿錦囊?!薄痘ㄔ潞邸返谒幕兀骸昂龇盍罴恢?,錦囊一個,內(nèi)固封密札?!?/p>
(2).借指詩作。 宋 楊萬里 《云龍歌贈陸務(wù)觀》:“金印斗大值幾錢?錦囊山齊今幾篇?” 清 趙翼 《周長庚邂逅山塘具述傾注之意答詩志愧》:“錦囊幸免遭投厠,紅袖知誰肯拂塵。”參見“ 錦囊佳句 ”。
(3).吐綬雞的別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二·吐綬雞》:“﹝吐綬鷄﹞《古今注》謂之錦囊?!?/p>
付與
拿出;交給:盡力完成時代~我們的使命。
江路
(1).江河航道或航程。 南朝 齊 謝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 江 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遽悲春望遠(yuǎn),江路積波潮?!?宋 蘇轍 《雨中陪子瞻同顏復(fù)長官送梁燾學(xué)士舟行歸汶上》詩:“不知江路長,但覺青山騖。” 清 朱彝尊 《送林佳璣還莆田》詩:“寒風(fēng)江路兼山路,落日長亭更短亭?!?/p>
(2).江邊道路。 唐 杜甫 《西郊》詩:“市橋官柳細(xì),江路野梅香?!?/p>
尋幽
(1).尋求幽勝。 唐 李商隱 《閑游》詩:“尋幽殊未極,得句總堪夸。” 宋 歐陽修 《和游午橋莊》:“曉壇初畢祀,弭蓋共尋幽?!?/p>
(2).探究深奧的事理?!侗笔贰畈髠鳌罚骸皶r有 張永樂 者,賣卜京師, 伯丑 每從之游。 永樂 為卦有不能決者, 伯丑 輙為分析爻象,尋幽入微?!?/p>
野夫
(1).草野之人,農(nóng)夫。《禮記·郊特牲》:“野夫黃冠。黃冠,草服也?!?孔穎達(dá) 疏:“田夫則野夫也。” 唐 柳宗元 《禜門文》:“淫雨斯降,害於麰麥。野夫興憂,官守增惕。” 清 厲鶚 《雨后》詩:“野夫欣雨足,米價及時平?!?/p>
(2).用作自己的謙稱。 明 屠隆 《綵毫記·頒詔云夢》:“如此,野夫不敢久覊使節(jié),明日……即當(dāng)祖餞河橋也?!?/p>
(3).指隱者。 唐 黃滔 《嚴(yán)陵釣臺》詩:“終向煙霞作野夫,一竿竹不換簪裾?!?金 元好問 《太原贈張彥遠(yuǎn)》詩:“明星煌煌大於月,野夫一笑冠纓絶?!?/p>
暗香
梅花的代稱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詩:“見底月明夜,無波風(fēng)定時?!?元 袁士元 《和嵊縣梁公輔夏夜泛東湖》:“小橋夜靜人橫笛,古渡月明僧喚舟?!薄端疂G傳》第九回:“兩個教頭在月明地上交手?!?/p>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從軍北征》詩:“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向月明看?!?明 寓山居士 《魚兒佛》第一出:“白蘋紅蓼緑簑衣,青海灘頭一釣磯。只恐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p>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guān)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干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 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dá)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
清雅
清新秀雅;端莊或高雅
風(fēng)格清雅
為何
為什么
惹起
引起。 宋 戴復(fù)古 《釣臺》詩:“平生誤識 劉文叔 ,惹起虛名滿世間?!薄段渫醴ゼq平話》卷上:“心婚 妲己 貪 * ,惹起朝野一戰(zhàn)爭。” 茅盾 《子夜》十九:“ 吳蓀甫 的來到,竟沒有惹起任何人注目?!?/p>
詩魂
(1).詩人的精神。 南唐 李建勛 《春雪》詩:“閒聽不寐詩魂爽,浄喫無厭酒肺乾?!?/p>
(2).詩人的亡魂。 明 袁宏道 《卷中見亡友王官谷姓字感賦》:“ 柳浪湖 上深更月,料得詩魂近水行?!?陳毅 《由宣城泛湖東下》詩:“ 李 謝 詩魂今在否?湖光照破萬年愁。”
禁不得
承受不起。《紅樓夢》第二八回:“你又禁不得風(fēng)吹,怎么又站在風(fēng)口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十七回:“我見了這兩個字已經(jīng)急了,連忙再繙那第三個字時,禁不得又是一個‘危’字?!?/p>
恍然
(1).猶忽然。 三國 魏 阮籍 《達(dá)莊論》:“恍然而止,忽然而休。”
(2).猛然領(lǐng)悟貌。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領(lǐng)者?!?清 戴名世 《<汪武曹稿>序》:“天下之從事於舉業(yè)者,乃恍然悔悟嚮者之非,而思改其所為。” 魯迅 《彷徨·肥皂》:“‘哦!今天十六?’ 四銘 恍然的說?!?/p>
(3).模糊不清;茫然。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 達(dá) 既昇之,意識恍然,不復(fù)見家人屋及所乘轝?!?宋 陳師道 《次韻寄答晁無咎》:“往事不回如過雨,醉夢恍然忘惡語?!?明 邵璨 《香囊記·趕散》:“心酸痛,念我姑,神魂茫然失舉措?!?/p>
(4).仿佛。 宋 韓駒 《題畫太一真人》詩:“恍然坐我水仙府,蒼煙萬頃波粼粼?!?明 歸有光 《詹仰之墓志銘》:“予與之談 秀甫 之為人,恍然如生,相與為淚下。” 明 方孝孺 《書<黃鶴樓卷>后》:“展卷而臥閲之,恍然如乘扁舟出入 洞庭 彭蠡 之上?!?/p>
飛越
(1) 從上空飛行越過
飛越大西洋
(2) 飛揚
心神飛越


精彩推薦:
- 玉帶生,文信國所遺硯也。予見之吳下,既摹其銘而裝池之,且為之歌曰:玉帶生,吾語汝:汝產(chǎn)自端州,汝來自橫浦。幸免事降表,僉名謝道清,亦不識大都承旨趙孟俯。能令信公喜,辟汝置幕府。當(dāng)年文墨賓,代汝一一數(shù):參軍誰?謝皐羽;寮佐誰?鄧中甫;弟子誰?王炎午。獨汝形軀短小,風(fēng)貌樸古;步不能趨,口不能語:既無鸛之鵒之活眼睛,兼少犀紋彪紋好眉嫵;賴有忠信存,波濤孰敢侮?是時丞相氣尚豪,可憐一舟之外無尺土,共汝草檄飛書意良苦。四十四字銘厥背,愛汝心堅剛不吐。自從轉(zhuǎn)戰(zhàn)屢喪師,天之所壞不可支。驚心柴市日,慷慨且誦臨終詩,疾風(fēng)蓬勃揚沙時。傳有十義士,表以石塔藏公尸。生也亡命何所之?或云西臺上,唏發(fā)一叟涕漣洏,手擊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