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尋芳自是少閑身,世故紛紛更咈人。一籌小園初韭脆,三杯荒舍晚醅新。
云藏柳葉裁難斷,月入梨花辨不真。
每歲海棠時候近,今年寒重殿余春。
詩詞問答
問:《三月三日欲過小園聞海棠未開翦韭獨酌有懷》的作者是誰?答:舒岳祥
問:該詩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舒岳祥的名句有哪些?答:舒岳祥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尋芳
(1).游賞美景。 唐 姚合 《游陽河岸》詩:“尋芳愁路盡,逢景畏人多?!?宋 朱熹 《春日》詩:“勝日尋芳 泗水 濱,無邊光景一時新?!?/p>
(2).喻狎妓?!痘ㄔ潞邸返诎嘶兀骸癌z 荷生 ﹞獨自玩賞了一回,鳥聲聒碎,花影橫披,遂起了訪友念頭,尋芳興致?!?/p>
自是
(1) 自然是
眾人見他如此無禮,自是憤憤不平
(2) 自以為是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從此
少閑
見“ 少間 ”。
世故
(1) 通達人情,富有待人接物的處世經驗
老于世故
有些人還繪聲繪色,說他如何世故。——《瑣憶》
(2) 應酬;敷衍
他也世故了幾句
(3) 生計
不治世故
(4) 世事變故
世故尚未夷
(5) 世交
世故相逢各未閑
紛紛
(1) 多而雜亂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唐· 高適《別董大》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 一個接一個地,接二連三地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唐·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一籌
(1).用以計數的一根竹簽?!毒暗聜鳠翡洝?yōu)波毱多尊者》:“每度一人,以一籌置於石室?!?/p>
(2).一個計策;一個辦法。古代以刻有數字的竹籌布算,每得一數,即下一籌,故稱謀略為運籌、籌策?!端问贰げ逃讓W傳》:“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旨擯棄,其極至於九重深拱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明 王彥泓 《再賦個人》詩:“閑情定屬英雄事,未許凡才畫一籌?!眳⒁姟?一籌莫展 ”。
(3).指一更?!稌x書·趙王倫傳》:“ 秀 復告右衛(wèi)佽飛督 閭和 , 和 從之。期四月三日丙夜一籌,以鼓聲為應?!?/p>
(4).猶一著。 宋 陸游 《九月六日夜夢中作笑詩》:“問君此笑是喜否,道得老夫輸一籌?!薄缎咽篮阊浴埵鐑呵芍敲摋钌罚骸拔?楊延和 到底遜人一籌!然雖如此,我今番得中,一則可以踐約,二則得以伸冤矣?!薄独蠚堄斡洝返诙兀骸斑@是他的獨到,然比著前一段卻未免遜一籌了?!?/p>
(5).一名,一個?!端疂G傳》第五七回:“猛可里樹林中撞出一彪軍馬,當先一籌好漢?!?/p>
柳葉
(1).柳樹的葉子。多用以形容女子細長之眉。 南朝 梁元帝 《樹名詩》:“柳葉生眉上,珠璫搖鬢垂。” 唐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之七:“人眉新柳葉,馬色醉桃花?!?清 孫枝蔚 《昭君怨》詩:“欺雪桃花貌,愁寒柳葉顰?!?/p>
(2).古 扶南國 女王之號?!读簳ぶT夷傳·海南諸國》:“ 扶南國 俗本躶體,文身被髮,不製衣裳。以女人為王,號曰 柳葉 ?!?/p>
(3).篆書的一種。 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卷六:“ 太宗 搜天下古書畫……間有題其傍云‘ 西岳 僧 貫休 作’,皆篆文?;蚬朋w,或玉筋,或柳葉?!?/p>
梨花
亦作“棃花”。1.梨樹的花,一般為純白色。 南朝 梁 蕭子顯 《燕歌行》:“ 洛陽 梨花落如雪,河邊細草細如茵?!?唐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明 高啟 《飲陳山人園次能翁韻》:“桃花棃花已狼籍,躑躅花開如火炎?!?/p>
(2).一種較小的酒杯名。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回仙》:“ 陸元光 《回仙録》云:‘…… 回公 曰:飲器中,惟鐘鼎為大,屈巵、螺杯次之,而棃花、蕉葉最小?!?/p>
(3).指梨花槍法。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你到老營去住幾天,請 劉芳亮 將爺指點指點,去掉花槍,回到梨花正宗?!弊宰ⅲ骸袄婊ǎ蠢婊?,亦即 楊 家槍法?!眳⒁姟?梨花槍 ”。
(4).指梨花大鼓。詳“ 梨花大鼓 ”。
(5).舊武器名。參見“ 梨花槍 ”。
海棠
(1)
(2) 即海棠樹,落葉喬木,卵形葉,開淡紅或白花,結紅、黃色球形果,酸甜可食
(3) 該植物所結果實
時候
(1)
(2) 某事發(fā)生的時間
在船順著巖石開過去的時候,我們離巖石還不到二十米
(3) 事情、過程或情況經過的時間
寫這篇文章用了多少時候
(4) 季節(jié);節(jié)候
時候何蕭索
(5) 天氣,氣候
其時正是仲冬天氣,時候正冷
(6) 時辰
才去不到兩個時候。——《儒林外史》
今年
指現在的這一年
重殿
前后殿?!稘h書·佞幸傳·董賢》:“詔將作大匠為 賢 起大第北闕下,重殿洞門,土木之功,窮極技巧?!?顏師古 注:“重殿,謂有前后殿。” 晉 張協(xié) 《七命》:“重殿疊起,交綺對幌。”
余春
暮春;殘春。 南朝 梁簡文帝 《晚春賦》:“待餘春於北閣,藉高讌於南陂。” 唐 李白 《惜馀春賦》:“惜餘春之將闌,每為恨兮不淺?!?宋 蘇軾 《司馬君實獨樂園》詩:“樽酒樂餘春,棋局消長夏?!?/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