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迎春原文
七日逢人好,東郊始迓春。
青陽為故物,白發(fā)亦新人。
鼎鼐調(diào)羹業(yè),乾坤報(bào)國身。
年年無外事,詩酒度芳辰。
詩詞問答
問:人日迎春的作者是誰?答:石存禮
問:人日迎春寫于哪個(gè)朝代?答:明代
問:人日迎春是什么體裁?答:五律
問:石存禮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存禮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海岱會(huì)集卷八
參考注釋
東郊
(1). 西周 時(shí),特指其東都 王城 以東的郊外。 周 滅 商 后,遷 殷 民于此?!稌ぞ悺罚骸?周公 既沒,命 君陳 分正東郊 成周 ?!?孔穎達(dá) 疏:“ 周公 遷 殷 頑民於 成周 。頑民既遷, 周公 親自監(jiān)之。 周公 既沒,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陳 代 周公 監(jiān)之,分別居處,正此東郊 成周 之邑?!?/p>
(2).泛指國都或城市以東的郊外。《禮記·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 漢 班固 《西都賦》:“東郊則有通溝大漕?!?南朝 梁 沉約 《宿東園》詩:“ 陳王 鬭雞道, 安仁 采樵路。東郊豈異昔,聊可閑余步?!薄毒劳ㄑ浴ご薮t生死冤家》:“東郊漸覺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p>
青陽
(1).指春天。《尸子·仁意》:“春為青陽,夏為朱明?!薄稘h書·禮樂志》:“青陽開動(dòng),根荄以遂?!?唐 潘孟陽 《元日和布澤》詩:“青陽初應(yīng)律,蒼玉正臨軒。” 明 何景明 《發(fā)京邑》詩之三:“青陽藹廢墟,春氣感鳴禽?!?郭沫若 《嘆逝》詩:“可是恨冬日要?jiǎng)e離?可是恨青陽久不至?”
(2).明堂名。明堂有五室,位于左面東方的叫青陽,為帝王祭祀、布政之所?!顿Y治通鑒·齊武帝永明十年》:“己未, 魏 主宗祀 顯祖 於明堂以配上帝,遂登靈臺以觀云物,降居青陽左個(gè),布政事?!?胡三省 注引 鄭氏 曰:“青陽左個(gè),大寢東堂北偏?!?/p>
(3).猶清揚(yáng),謂眉目清秀?!俄n詩外傳》卷一:“ 孔子 曰:‘夫《詩》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青陽宛兮?!?漢 應(yīng)瑒 《神女賦》:“騰玄眸而睋青陽,離朱脣而耀雙輔?!?/p>
(4).指青春年少的面容。 唐 李賀 《贈(zèng)陳商》詩:“黃昏訪我來,苦節(jié)青陽皺?!?姚文燮 注:“苦節(jié)自矢,雖春姿亦為之枯槁也?!?/p>
(5).古代春天郊祀歌名?!妒酚洝窌罚骸俺S辛餍墙?jīng)於詞壇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陽》,夏歌《朱明》” 三國 魏 阮籍 《樂論》:“自 西陵 《青陽》之樂,皆取之於竹?!薄稑犯娂そ紡R歌辭三·北齊明堂樂歌十》:“《青陽》奏,發(fā)《朱明》?!?/p>
(6).傳說中 黃帝 二十五子之一,與 夷鼓 同為 己 姓?!秶Z·晉語四》:“ 黃帝 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 青陽 與 夷鼓 ,皆為 己 姓?!?韋昭 注:“ 青陽 , 金天氏 帝 少皞 ?!?/p>
(7).地名。在今 安徽省 青陽縣 。 漢 為 涇縣 地。 唐 置 青陽縣 ,以其地在 青山 之陽而得名。 明 清 屬 安徽 池州府 。 唐 韓翃 《贈(zèng)別韋兵曹歸池州》詩:“ 楚 竹 青陽 路, 吳 江 赤馬 船。” 宋 張孝祥 《水龍吟·望九華山作》詞:“竹輿曉入 青陽 ,細(xì)風(fēng)涼月天如洗?!?/p>
故物
舊物;前人遺物。《古詩十九首·回車駕言邁》:“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庾穉恭 為 荊州 ,以毛扇上 武帝 , 武帝 疑是故物?!?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金龍硯》:“余友 何持之 , 滕莊敏 之甥,所蓄瑰異,多外舅故物,而有賞鑒?!?清 孫枝蔚 《亂后過瓜州》詩:“窮途愁白馬,故物對青山。”
白發(fā)
白頭發(fā)
白發(fā)誰家翁媼。——辛棄疾《清平樂》
新人
(1) 新出現(xiàn)的人物
(2) 新娶的妻子,對先前的妻子而言;或新嫁的丈夫
鼎鼐
(1).鼎和鼐。古代兩種烹飪器具?!稇?zhàn)國策·楚策四》:“故晝游乎江湖,夕調(diào)乎鼎鼐。”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七:“予以謂古之鼎鼐皆無蓋,而足皆圓直無作獸形者,此乃敦耳?!?/p>
(2).喻指宰相等執(zhí)政大臣。 唐 蘇颋 《唐紫微侍郎贈(zèng)黃門監(jiān)李乂神道碑》:“鼎鼐遞襲,簪纓相望?!?元 汪元亨 《雁兒落過得勝令·歸隱》曲:“慚居鼎鼐官,笑領(lǐng)煙霞伴?!?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急遞鹽梅信,飛傳鼎鼐家?!眳⒁姟?鼎鼐調(diào)和 ”。
調(diào)羹
(1) 用于攪拌或進(jìn)食的小勺子
(2) 攪拌羹湯使均勻或美味
乾坤
(1) 天地
扭轉(zhuǎn)乾坤
(2) 男女
報(bào)國
為國家竭誠效力
精忠報(bào)國
外事
(1) 外交事務(wù);涉外事務(wù)
外事活動(dòng)
(2) 外邊的事;與己無關(guān)的事
不問外事
詩酒
做詩與飲酒;詩與酒。《南史·袁粲傳》:“ 粲 負(fù)才尚氣,愛好虛遠(yuǎn),雖位任隆重,不以事務(wù)經(jīng)懷,獨(dú)步園林,詩酒自適。” 宋 蘇軾 《寄黎眉州》詩:“且待 淵明 賦歸去,共將詩酒趁流年?!?清 秋瑾 《清明懷友》詩:“詩酒襟懷憎我獨(dú),牢騷情緒似君癡?!?/p>
芳辰
美好的時(shí)光。多指春季。 南朝 梁 沉約 《反舌賦》:“對芳辰於此月,屬今余之遵暮?!?唐 陳子昂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詩:“暮春嘉月,上巳芳辰?!?明 楊慎 《壽敘庵司馬弟》詩:“繞膝斑衣當(dāng)蔗境,何須止酒負(fù)芳辰?!?/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