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廬山原文
匡廬山高高幾重,山雨山煙濃復濃。移家欲往屏風疊,騎驢來看香爐峰。
江上烏帽誰涉水,巖際白衣人采松。
古句摩崖留歲月,讀之漫滅為修容。
詩詞問答
問:登廬山的作者是誰?答:唐寅
問:登廬山寫于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唐寅的名句有哪些?答:唐寅名句大全
唐寅登廬山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廬山
山名,為中國著名避暑勝地。位于江西省九江以南,主峰海拔1474米,夏季涼爽,多霧,風景秀美, * 帶作物茂盛
高幾
高足的桌子。 宋 梅堯臣 《和孫端叟蠶具·高幾》:“桑柔不倚梯,摘桑賴高幾,每於得葉易,曾靡憂校披。”《紅樓夢》第四十回:“誰素日愛吃的,揀樣兒做幾樣,也不要按桌席,每人跟前擺一張高幾,各人愛吃的東西一兩樣?!?/p>
移家
搬家;遷移住地。 唐 白居易 《移家》詩:“移家入新宅,罷郡有餘貲?!?宋 姜夔 《鷓鴣天》詞:“移家徑入 藍田縣 ,急急船頭打鼓催?!?清 閻爾梅 《山中答友人》詩:“中原離亂歲云徂,日日移家家漸無?!?/p>
屏風疊
(1). 廬山 嶺名。 唐 李白 《贈王判官時余歸隱廬山屏風迭》詩:“吾非濟代人,且隱 屏風疊 ?!?王琦 注:“《一統(tǒng)志》:‘ 屏風疊 在 廬山 ,自 五老峯 而下,九疊如屏?!队位录o聞》:‘九疊屏風之下,舊有 太白 書堂?!眳⒁姟?屏風九疊 ”。
(2).層迭如屏風的山嶺。 宋 陸游 《儲福觀唐玉真公主修真之地》詩:“路轉屏風疊,云藏帝子家?!?/p>
香爐峰
同“ 香鑪峯 ”。亦作“香鑪峰”。江西省 廬山 北部名峰。奇峰突起,狀似香爐,峰頂水氣郁結,云霧彌漫,如香煙繚繞,故名。有數峰。 北香爐峰 下有 白居易 草堂遺址。附近多瀑布,為 廬山 勝景之一。 唐 李白 《望廬山瀑布》詩之一:“西登 香爐峰 ,南見瀑布水。” 唐 白居易 《登香爐峰頂》詩:“迢迢 香爐峯 ,心存耳目想。終年牽物役,今日方一往。” 宋 辛棄疾 《玉樓春》詞:“ 琵琶亭 畔多芳草,時對 香爐峯 一笑?!?/p>
江上
(1).江岸上?!秴问洗呵铩ぎ悓殹罚骸癌z 伍員 ﹞因如 吳 。過於 荊 ,至 江 上,欲涉?!薄妒酚洝の樽玉懔袀鳌罚骸?吳 人憐之,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鮑照 《發(fā)后渚》詩:“ 江 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唐 岑參 《餞王崟判官赴襄陽道》詩:“津頭 習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沉尹默 《燕歸梁》詞:“江上花開趁蝶尋,拚買醉千金。”
(2).江面上。《史記·伍子胥列傳》:“ 伍胥 遂與 勝 獨身步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漁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顥 《黃鶴樓》詩:“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 江 上使人愁?!?宋 蘇軾 《江神子·江景》:“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清風 江 上灑然來,我欲因之寄微慕?!?/p>
(3).江中。 宋 蘇轍 《初發(fā)嘉山》詩:“洗硯去殘墨,遍水如黑霧。至今江上魚,頂有遺墨處?!?/p>
烏帽
黑帽。唐時貴族戴烏紗帽,后來上下通用。烏紗帽后來成為閑居的常服。簡稱烏紗
忠烈青衣烏帽。——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白衣人
(1). 南朝 宋 檀道鸞 《續(xù)晉陽秋·恭帝》:“ 王宏 為 江州 刺史, 陶潛 九月九日無酒,於宅邊東籬下菊叢中摘盈把,坐其側。未幾,望見一白衣人至,乃刺史 王宏 送酒也。即便就酌而后歸。”后因以為重陽故事。亦用作朋友贈酒或飲酒、詠菊等典故。 唐 李白 《九日登山》詩:“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宋 蘇軾 《有以官法酒見餉者求述古為移廚飲湖上》詩:“喜逢門外白衣人,欲鱠湖中赤玉麟?!?明 唐寅 《題自畫墨菊》:“白衣人換太玄衣,浴罷 山陰 洗研池?!?清 李漁 《憐香伴·狂喜》:“相公,我勸你左手持螯右舉觴,把塵慮盡皆滌盪,換新粧,白衣人翻做彩袖飄揚?!?/p>
(2).舊指平民。 元 劉唐卿 《降桑椹》第五折:“你不勞掛念,我是個白衣人,怎得到玉階前?”參見“ 白衣 ”。
摩崖
亦作“ 摩厓 ”。山崖。多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詩文、佛像等。《宣和書譜·正書一》:“ 遂良 ( 褚遂良 )喜作正書,其摩崖碑在 西洛 龍門 ?!?清 馮云鵬 《金石索·石索五》:“ 北齊王 子椿徂來山 摩崖,在 泰安縣 徂來山 映佛巖 ?!?魯迅 《書信集·致臺靜農》:“我陸續(xù)曾收得 漢 石畫像一篋,初擬全印,不問完或殘,使其如圖目,分類為:一、摩厓;二、闕,門;三、石室,堂;四、殘雜。”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漫滅
(1).磨滅,模糊難辨?!逗鬂h書·文苑傳·禰衡》:“﹝ 禰衡 ﹞始達 潁川 ,乃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於刺字漫滅?!?宋 王安石 《游褒禪山記》:“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清 周亮工 《老仆嘆》詩:“老僕懷書字漫滅,長跪視人人不接。” 魯迅 《<嵇康集>跋》:“今於原字校佳及義得兩通者,仍依原鈔,用存其舊。其漫滅不可辨認者,則從校人,可惋惜也?!?/p>
(2).埋沒。 宋 蘇轍 《私試進士策問》之二七:“《易》、《詩》、《書》皆立學官,《春秋》雖不用,而其書亦不廢。惟大《樂》淪棄,漫滅無文?!?清 顧炎武 《三朝紀事闕文序》:“臣祖二十年抄録之勤,不忍令其漫滅,以負先人之志?!?/p>
(3).淹沒。 宋 蘇軾 《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凡欲疏通,必下而上。先治下,則上之水無不流;若先治上,則水皆趨下,漫滅下道,而不可施功力,其勢理然也。”
修容
(1).修飾儀表?!渡叹龝そ睢罚骸靶奕荻匝詯u食,以上交以避農戰(zhàn),外交以備,國之危也。” 唐 柳宗元 《送班孝廉擢第歸東川覲省序》:“為我謝子之舅氏,珠玉將至,得無修容乎!”
(2).古代宮內女官名。為九嬪之一。始置于 三國 魏 , 南朝 宋 改為昭容。后代仍有置修容者,如 隋 、 宋 等?!端螘ず箦鷤鳌罚骸靶奕?, 魏文帝 所制?!?宋 高承 《事物紀原·嬪御命歸·修容》:“ 魏文帝 始置修容, 隋煬 帝參祥典故,復置之也?!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徽宗大觀二年》:“以婕妤 韋氏 為修容?!?/p>


精彩推薦:
- 年前約園梅,梅開主人病。初英僅一窺,旋遭風雨橫。瑰奇恥浪設,收卷歸盡凈。追攀夢中事,詎復形嘯詠。連朝得暄晴,疾勢頓除摒。池西杏盈坡,芬菲想繁競。巾車試移轍,遠睇已輝映。披莊尺許足,領意豈煩更。亭亭喜余顧,笑粲若相迎。瑞錦圍坐幛,晹晶滿空鏡。疇知自心法,本匪生化柄。實虛總一體,曾何有衰盛。斯言忌輕拈,或能惹譏諍。尪孱阻劇賞,得句漫枯硬。非無戀勝交,倉卒費延請。浮生只堪樂,疎慵矧天性。能消屐幾鞆,盍早謀究竟。當年莘野叟,偶爾應三聘。后人循自售,例投俗眼輕。嗟予亦蒙愧,行矣關郡正。零丁門戶責,姑塞先世命。隨群畫紙末,觸目但癡{左目右掌}。事功備何裨,趍進徒伺偵。樸愚賴堅守,齪齪矜細行。南湖水清兮,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