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訴冤--中國古代寓言
唐朝時候,溫璋在京城任兆尹。他剛直不阿,執(zhí)法如山,疾惡如仇,誰要為非作歹,只要撞到溫璋手上,便休想逃脫。溫璋用嚴刑酷法毫不手軟地處死了一批不法之徒,使得京城治安良好,那些流氓地痞無賴,沒有一個不畏懼溫璋的。為了方便老百姓告狀、訴冤,溫璋還派人在衙門 * 上一只懸鈴,好讓告狀者隨時撞響鈴鐺。
一天,溫璋忽聽堂外懸鈴一陣疾響,便馬上派人出去查看。那差人在鈴下四處張望,卻未見到有人前來撞鈴。正奇怪間,那鈴鐺又響了。差人不知何故,那鈴鐺卻連響了三次,差人這才發(fā)現(xiàn)撞鈴的原來是只烏鴉。
差人立即向溫璋報告了烏鴉撞鈴之事。溫璋想了片刻,說:“這只烏鴉定遭了什么傷心事,它才前來訴冤的。我估計,一定是有人掏走了它的小烏鴉,母子連心。烏鴉的愛子之心,實在感人?!?
于是,溫璋派人隨烏鴉去找那個掏鳥窩的人,一旦找到,定要拘捕歸案。那只烏鴉在前面盤旋飛翔,替差役引路,差役一路上緊緊跟隨,終于來到城外一片樹林子里,烏鴉盤旋在一棵樹旁不再前進,還“嘎嘎”地叫個不停。差役一看,樹上一個鳥窩果然被人掏空了,而那個掏走小烏鴉的人還沒有走,正在樹下休息,手里還在玩弄著小烏鴉,小烏鴉可憐巴巴地“嚶嚶”哀鳴著。見此情景,差役立即將那人捉回了官府。
溫璋親自審理此案。他認為,烏鴉雖不是人,但母子親情,與人同理,烏鴉被人迫害,前來官府伸訴,求助于官,此事本來就有些異乎尋常。那掏走小烏鴉的人,拆散烏鴉母子,殘害弱小,行為惡劣,不能寬容。于是,溫璋下令將那人處死,為烏鴉伸了冤,報了仇。
后來,此事傳開,那些為非作歹之徒更是小心翼翼,收斂了許多,再也不敢輕易干壞事。
溫璋明察秋毫,體察民間疾苦,對哪怕是再細小的事都執(zhí)法如山,毫不留情,因此才能真正扼制住社會的惡勢力,保一方平安。

猜你喜歡:
&nbs
農(nóng)夫的孩子們老是爭吵。他請求、責罵、勸告,盡力要他們彼此了解,但他的努力全都失敗。后來,他想出個辦法來勸,用枝條編成一捆遞給他們,然后說:“
火與空氣的年齡水的青年時期從綠到黃從黃到紅從睡夢到不眠從愿望到行動只有你不費力邁出的一步昆蟲是有生命的珠寶熱氣在池塘邊上停留雨是一棵披頭散發(fā)
一個人憂郁寡歡,骨瘦如柴,似乎一陣風就可以把他吹到天上去。 天使問他:“你為什么老是
機靈的螃蟹和一群小魚小心地圍繞著一塊巖石轉(zhuǎn)悠,不敢冒然地闖入激流。
有一次,一只鴨子在河里游泳找魚吃。一整天過去了,她連一條魚也沒有找到。 &nb
封疆官吏出任長梧的地方官。不日,他碰到孔子的學生子牢。三句話不離本行,他與子牢探討治理地方、管理長梧的方法。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大森林里住著一頭象。他長得又大又強壯,他的皮膚像牛奶一樣白?! “紫笥幸粋€媽媽,他愛她勝過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他自己,
白皙的皮膚,金黃的頭發(fā),模樣漂亮,又十分優(yōu)雅,善于談吐又風趣十足,年紀不大卻千般乖巧,這就是羅莎小姐。啊,忘記說明了,她還有一個十分明顯
安得烈·毛魯高是一個莊稼漢,他娶了伯阿特麗絲·瑪拉為妻。伯阿特麗絲嘛,干癟丑陋,是一個又刁又兇狠的女人
在蒙古帝國有一種精靈他們于著仆役的事情,他們照顧家務(wù),打掃房屋,有時還兼管園藝。要是你插手他們的工作,那么一切就被破壞。其中有個精靈,從前在
游隼是專橫跋扈的獵手,所有的小動物都怕它。知道它在附近,大家都走得遠遠的。 &n
一個匠人得了赫爾墨斯的胸像,對它獻供,虔誠地祝愿,他卻依舊貧困。最后,他怒氣沖沖,抓起它來,往地上一摔,把它的頭跌個洞;里面傾出黃金,出乎他
法厄同把一輛裝于草的車子趕進了泥坑。這可憐人沒有人幫助,因為那里是下布列塔尼的窮鄉(xiāng)僻壤,靠近一個名叫坎佩·科朗坦的村莊。我們很清楚命運之神為
墨子有個學生叫子禽,有一次他問墨子:“老師,您認為多說話有好處嗎?”
一次,有人問雄雞道: “你為什么總要在黎明的時候長啼不已,而不在傍晚的時候啼叫呢?” 雄雞回答道: “因為黑暗人人都已經(jīng)看到了,只有曙光是容
一位寶石匠把一枚沒有雕的鉆石和一塊磨好的玻璃丟在路 鉆石對它的朋友
大鴉搶到一塊肉,落在大樹上。狐貍看見了,想得到那塊肉,便站在樹下,夸大鴉高大、漂亮,說他最適于作鳥類的
一天,烏龜把所有的獸類、鳥類和魚類都叫到一起,對大家說:“朋友 們
昨天夜間,我偶得一個新樂趣。當我剛剛品嘗其樂之時,一位天使與一個魔鬼向我家飛奔而來。他們相遇于門口,為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