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和捕鳥師(印度)
在很久很久以前,菩薩轉生在鵪鶉群中。這只鵪鶉從小就表現(xiàn)得足智多謀,勇猛頑強,長大以后,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鵪鶉王。他率領著數(shù)千只鵪鶉在一片樹林中繁衍生息。
樹林附近,有一戶專門以捕鳥為業(yè)的人家,家中的男子由于精通各種捕鳥的方法,所以人們都稱他為“捕鳥師”。他能根據(jù)鳥類的不同生活習性,用不同的方法捕捉它們,尤其是捕捉鵪鶉,幾乎沒有一次是空手而歸的。捕鳥師先把自己偽裝起來,然后隱藏在樹林后面,學著鵪鶉的叫聲,觀看鵪鶉的動向。當鵪鶉飛出樹林,落在地上尋找食物的時候,他便撒下羅網(wǎng),拉緊網(wǎng)繩,把鵪鶉套住?;氐郊抑校僖恢恢粡木W(wǎng)中抓出來,放入鳥籠,然后,背到集市口賣掉,得些錢財,用來維持家中的生活。
由于捕鳥師捕捉鵪鶉的方法十分巧妙,所以,盡管鵪鶉王多次告誡眷屬子孫們要提高警惕,千萬不要上捕鳥師的當,但每天仍有大量的鵪鶉被捕獲。
鵪鶉王看到自己的眷屬子孫們慢慢地變少了,不由得心急如焚。一天,他把眾鵪鶉都召集到一起,對他們說:“如果像這樣下去,過不了多久,我們的親族就會消亡!我們必須想些對策才行?!?br/> 眾鵪鶉七嘴八舌的議論:“我們個小勢微,捕鳥師又聰明異常,能有什么辦法呢?”
一只經(jīng)驗非常豐富的老鵪鶉說道:“別的倒是能想辦法對付,關鍵是捕鳥師撒下的那張網(wǎng)十分厲害,我們的親朋好友哪個不是被網(wǎng)罩住,才被捕鳥師抓走,然后賣掉的呢?如果能把網(wǎng)破壞掉,我們還有什么可懼怕的呢?”
一句話提醒了足智多謀的鵪鶉王,他說:“我有一個辦法,可以躲過捕鳥師的羅網(wǎng)?!?br/> “什么辦法?”眾鵪鶉齊聲問道。
鵪鶉王說:“從今天起,我們大家就不要單獨行動了,我們要成群結隊的在一起。如果捕鳥師把羅網(wǎng)套在我們身上時,大家千萬不要慌張,要一齊把頭伸出網(wǎng)眼,然后齊心合力地帶著羅網(wǎng)朝著一個方向飛,只要飛過樹林,我們落到荊棘叢中,把羅網(wǎng)掛在荊棘叢上,我們再從網(wǎng)下鉆出來,不就可以逃出捕鳥師撒下的羅網(wǎng)了嗎?”
眾鵪鶉聽了鵪鶉王的計策,覺得十分有理,紛紛摩拳擦掌,準備行動。
第二天,捕鳥師又按照以前的方法,把鵪鶉們誘到地上尋找食物,他從樹后撒出羅網(wǎng),緊拉網(wǎng)繩,套住了許多鵪鶉。正當捕鳥師興高采烈、得意洋洋地準備收網(wǎng)時,鵪鶉們就照昨天鵪鶉王教的計策,齊心合力頂著羅網(wǎng)向上飛,飛過森林,落到荊棘叢中,把羅網(wǎng)丟下,一個個全都飛跑了。
捕鳥師一時還沒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鵪鶉帶著羅網(wǎng)飛跑了。他翻山越嶺,費了很大的勁,才在荊棘叢中找到了羅網(wǎng),里面連一個鵪鶉也沒有。此時天色已黑,捕鳥師只好空著手,懊喪地回到了家中。
就這樣,捕鳥師連續(xù)幾天都是空著手,很晚才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很不高興,不免對他大發(fā)脾氣,說:“你這個懶鬼、賭棍,每天空著雙手,這么晚才回家,看你那無精打采,垂頭喪氣的樣子,是不是到什么地方鬼混去了?”
捕鳥師回答:“我怎么會去鬼混呢?我每日早出晚歸都是想盡辦法捕捉鵪鶉??!只是那些鵪鶉們變得越來越狡猾了?!?br/> 妻子說:“是那些鵪鶉不吃你的食物了嗎?可你每天帶走的糧食都沒有拿回來呀?!?br/> 捕鳥師說:“誰知這些鵪鶉也能夠團結一致,每天我把食物撒在地上的時候,它們?nèi)匀徽粘圆徽`,只是我把羅網(wǎng)套到它們頭上時,它們卻齊心協(xié)力頂著羅網(wǎng)飛,飛到森林外的荊棘叢中,丟下羅網(wǎng)逃跑了。我還要走很遠的路,把網(wǎng)找回來,所以很晚才能回家?!?div id="q4matft" class="pagel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