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的故事
這只羚羊,原是我叔父的女兒.我和她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長大后,由家長做主,結為夫妻(夫妻:阿拉伯人有近親聯(lián)姻的習俗.).我們婚后在一起過了三十年的夫妻生活,卻沒有生兒育女.在這種情況下,我又另娶一妾(娶妾: * 可娶一至四個妻子.),生下一個男孩.這個孩子生得面目清秀,十分可愛.我待他若掌上明珠,對他百般呵護,培養(yǎng)他健康成長.待他十五歲那年,我離家到外面去經(jīng)商.
我叔父的女兒從小學過魔術,她對我娶小妾心懷不滿,便趁我不在家時,施魔法把我的兒子變成一頭小牛,將他母親變成一頭黃牛;然后她把小牛和黃牛送給牧人,拉到牧場去了.
我在外面做完買賣,回到家中,見不到兒子和他母親,便追問她.她幸災樂禍地說:
"你的小妾死了,你的兒子逃亡在外,我也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聽到這個噩耗,我悲痛欲絕,在整整一年的時間里,我一直是在悲哀哭泣中度過的.宰牲節(jié)(宰牲節(jié):是 * 世界 * 最大的民族節(jié)日.在 * 教歷十二月十日(公歷十月末十一月初), * 過宰牲節(jié),亦稱"古爾邦節(jié)"或"獻牲節(jié)".節(jié)日前夕,世界各地的 * 中有條件的人,都前往 * 圣地麥加朝圣.在朝圣活動中,有一項是"射石"."射石"是根據(jù)一個頗有趣味的故事而來的.相傳先知易卜拉欣夜夢真主安拉,命他宰殺自己的兒子伊斯瑪儀,以考驗他對真主的忠誠.易卜拉欣遵照安拉之命正準備殺掉自己的兒子時,魔鬼撒旦三次引誘易卜拉欣違抗安拉旨意,放走用于獻祭的兒子,易卜拉欣卻不為所動,便投石斥退魔鬼的蠱惑.鑒于易卜拉欣的純真情感,安拉最后決定宰一只羊來代替,這就是"宰牲節(jié)"的來歷.嗣后,便把 * 教歷十二月十日這一天定為宰牲節(jié).)到了,我到牧場里,讓牧人揀頭肥壯的黃牛給我做犧牲之用.牧人便把我小妾變成的黃牛牽了來.當我卷起袖子,舉刀要宰時,那黃牛淌著眼淚.哞哞地狂叫不已.那種不同尋常的情景,使我感到十分驚奇,母牛的可憐相,令人憐憫,不忍心宰它.于是我對牧人說:
"你去給我換一頭牛吧."
這時我的妻子跑過來嚷道:"牧場里的牛就數(shù)這頭最肥了,你就宰它吧!"
她一味胡攪蠻纏,我沒辦法,只好又舉起刀來宰這頭牛,黃牛又狂叫起來.我只得讓牧人去宰.牧人硬將黃牛宰殺,剝開皮一看,不見肌肉和脂肪,卻全是皮毛和骨頭.我后悔不迭,便將那堆皮毛和骨頭全都送給了牧人,隨后讓他再牽一頭肥壯的小牛來.牧人將我兒子變成的小肥牛給牽來了,小肥牛見到我,便拼命掙脫了繩索,奔跑到我面前,像孩子見到久別重逢的父親一樣,無比親熱而又戀戀不舍地依偎在我身旁,淚水縱橫,哞哞叫個不停.這情景讓我不忍心宰殺它,便對牧人說:
"留下這頭小牛吧,去再牽一頭黃牛來."
我妻子又嚷起來,說道:"今兒個是最隆重的節(jié)日,要宰就宰最好的牛,我看這頭小牛又肥又嫩,是再好不過的了,就宰它吧!"
我還是不忍心宰它,便說:"剛才我聽你的,宰了那頭黃牛,結果全是皮毛和骨頭,一點兒脂肪和肉也沒有,真令人失望!這回我不能再聽你的了,這頭小牛不宰了."
我妻子卻不答應,死活也要宰這頭小牛,她聲嘶力竭地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