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劍
春秋時(shí)期,吳國先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①負(fù)辱在吳,臥薪嘗膽,終于 取得了吳王的信任,被放回越國。勾踐牢記教訓(xùn),一面繼續(xù)討好吳王,貢奉 古木修筑姑蘇臺(tái),選送絕代佳人西施給吳王,巧施美人計(jì);一方面富國強(qiáng)兵, 暗自鑄造精良兵器。勾踐為使自己有一把蓋世無雙的寶劍,特意挑選了當(dāng)時(shí) 最好的工匠鄭勤來為他鑄造。鄭勤和他的兒子鄭剛凝聚平生心血,整整用了 七七四十九天時(shí)間,終于鍛鑄出一對(duì)雌雄劍。那天深夜,鄭勤按照越王的吩 咐,刻好“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八個(gè)字后,便對(duì)他兒子說:“我明日早朝, 將雌劍獻(xiàn)給越王,此去必然兇多吉少,性命難保,或許連你也要受到株連, 你趕快帶著這把雄劍,連夜投奔楚國去吧?!闭f完父子倆抱頭痛哭,灑淚而 別。
翌日早朝,越王勾踐傳鄭勤獻(xiàn)劍。鄭勤遞上劍,越王將劍拔出劍鞘,只 見光芒四射,耀眼奪目,越王頓時(shí)喜形于色,眾大臣也贊不絕口。勾踐為了 炫耀一番,手執(zhí)寶劍,對(duì)著十八般兵器,初試鋒芒,果然削鐵如泥,鋒利無 比,越王得意之余,心想:鄭勤若再造出如此好劍,我勾踐豈能稱雄于世? 想到此,他陡然聲色俱厲,命武士將鄭勤推出午門斬了,并通緝?nèi)珖侥绵?nbsp; 剛。鄭剛聽說父親被越王殺害,悲痛欲絕,又見到處有通緝自己的告示,感 到身佩寶劍易于暴露,只好將主劍埋藏在雁蕩山中,并喬裝打扮成一 漁女,日夜兼程逃出越國,只身投奔楚國去了。
鄭剛來到楚國后,把從小隨父親學(xué)到的冶煉手藝,精心傳授給楚人。很 快使楚國的冶煉業(yè)得到發(fā)展和提高,與越齊名不相上下。鄭剛從而為楚王所 賞識(shí),被封為冶煉吏。這時(shí),楚國進(jìn)一步廣征役卒,大造精良兵器,一時(shí)國 威大振。之后,楚王親率數(shù)十萬大軍去討伐越國。楚軍英勇善戰(zhàn),只殺得越 兵丟盔棄甲,抱頭鼠竄,很快就攻破越都,直逼王宮。越王見大勢已去,只 好用那把雌劍自刎而死。恰巧楚王一步走來,連忙從地上揀起了越王劍。楚 王久聞此劍蓋世無雙,真是夢寐以求,本想留作自用,但又覺得它已不是吉 利之物,便靈機(jī)一動(dòng),把它賞給了一位立了戰(zhàn)功的武官。后來,這位武官病 亡,越王劍就成了他的殉葬品。
再說鄭剛定居楚國后,雖然被楚王封為冶煉吏,但他怕再引起殺身之禍, 一直到死,都沒敢透露自己的身世,更閉口不談鑄造雌雄劍之事。所以,那 柄被埋藏在雁蕩山中的雄劍,一直下落不明?,F(xiàn)在,那把刻有“越王勾踐自 作用劍”的雌劍,終被人們從江陵的一座楚墓中發(fā)掘出來,成為舉世聞名的 珍貴文物。
① 勾踐(?—前 465)春秋末年越國君,公元前 497 一前 465 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