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虎的成語 Top100
- 狐假虎威 假:借。狐貍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 楊虎圍匡 楊,通“陽”。指因貌似而產生誤會。
- 如狼似虎 象狼和虎一樣兇狠。比喻非常兇暴殘忍。
- 為虎作倀 倀:倀鬼,古時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變成倀鬼,專門引誘人來給老虎吃。替老虎做倀鬼。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
- 生龍活虎 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 三人成虎 三個人謊報城市里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
- 笑面虎 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兇狠的人。
- 九牛二虎之力 比喻很大的力氣。常用于很費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場合。
- 龍騰虎躍 象龍在飛騰,虎在跳躍。形容跑跳時動作矯健有力。也比喻奮起行動,有所作為。
- 官虎吏狼 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貪暴。
- 苛政猛于虎 政:政治。指殘酷壓迫剝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還要可怕。
- 虎嘯龍吟 形容歌聲雄壯而嘹亮。 明 沈鯨 《雙珠記·風鑒通神》:“禮樂致中和,願鼓舞于虎嘯龍吟之地。”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吟劍詩》:“虎嘯龍吟光世界, 太平 一統(tǒng)樂如何!”
- 如虎添翼 好象老虎長上了翅膀。比喻強有力的人得到幫助變得更加強有力。
- 狼吞虎咽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馬馬虎虎 指還過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認真,不仔細。
- 談虎色變 色:臉色。原指被老虎咬過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厲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緒緊張起來。
- 龍騰虎蹴 比喻勇猛沖擊,勢不可當。
- 餓虎撲食 象饑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
- 迷離馬虎 糊里糊涂。
- 虎穴得子 比喻詩文貼切中肯,且深得其要旨。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二·佛頂菊》:“ 元 人 謝伯理 居 淞 之 泖湖 ,富而好禮,搆 光淥亭 ,爲宴樂之所。九日,會友於其間。有園丁以佛頂菊花方開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焉:怎么。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
- 暴虎馮河 暴虎:空手搏虎;馮河:涉水過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 騎虎難下 騎在老虎背上不能下來。比喻做一件事情進行下去有困難,但情況又不允許中途停止,陷于進退兩難的境地。
- 照貓畫虎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 畫虎畫皮難畫骨 比喻認識一個人容易,了解一個人的內心卻難。
- 虎踞龍盤 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 初生牛犢不怕虎 犢:小牛。剛生下來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顧慮,敢作敢為。
- 虎步龍行 原形容帝王的儀態(tài)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將軍的英武姿態(tài)。
- 臥虎藏龍 指隱藏著未被發(fā)現(xiàn)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
- 餓虎見羊 饑餓的老虎見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虎踞龍蟠 形容地勢雄偉險要。同“虎踞龍盤”。
- 龍驤虎步 龍:高大的馬,古稱八尺以上的馬為龍;驤:馬高揚著頭的樣子。象龍馬昂首,如老虎邁步。形容氣慨威武雄壯。
- 拉大旗作虎皮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將門虎子 將門:世代為將的人家。比喻父輩有才能,子孫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門庭。
- 為虎傅翼 傅:通“附”;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幫助壞人,增加惡人的勢力。
- 斷蛟刺虎 指武藝高強,行為俠義。
- 打馬虎眼 故意裝糊涂蒙騙人。
- 調虎離山 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
- 虎嘯風生 嘯:長鳴。猛虎長鳴,則大風四起。比喻英雄人物順應時代潮流而出現(xiàn),并且對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亦指豪杰奮起,大展宏圖。
- 虎狼之勢 形容極兇猛的聲勢。
- 紙老虎 指表面強大而無實際本事的東西。
- 虎頭虎腦 形容壯健憨厚的樣子(多指兒童)。
- 虎頭蛇尾 頭大如虎,尾細如蛇。比喻開始時聲勢很大,到后來勁頭很小,有始無終。
- 正龍拍虎 ①意指某人或某集團為利益驅動做假,被揭穿后還抵死不認;②諷刺社會公信力缺失; ③比喻無中生有;
- 餓虎吞羊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敲山震虎 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動。同“敲山振虎”。
- 虎視眈眈 眈眈:注視的樣子。象老虎那樣兇狠地盯著。形容心懷不善,伺機攫取。
- 虎狼之國 像虎和狼一樣兇猛的國家。比喻侵略成性的國家
- 龍爭虎斗 形容斗爭或競賽很激烈。
- 龍行虎步 原形容帝王的儀態(tài)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將軍的英武姿態(tài)。
- 捋虎須 捋:撫摩。比喻觸犯有權勢的人或冒著很大的風險。
- 猛虎撲食 老虎撲向食物。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
- 龍盤虎踞 盤:曲折環(huán)繞;踞:蹲、坐。好像盤繞的龍,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 餓虎之蹊 比喻非常危險的處所。
- 為虎添翼 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幫助壞人,增加惡人的勢力。
- 龍騰虎踞 勢力強盛,雄據一方。
- 九閽虎豹 比喻兇殘的權臣。同“九關虎豹”。
-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比喻眾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個超群出眾的人。
- 餓虎攢羊 攢:趕。饑餓的老虎追趕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餓虎撲羊 象饑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
- 龍驤虎跱 雄踞的樣子。
- 前怕狼,后怕虎 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
- 與虎謀皮 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惡人商量要他放棄自己的利益,絕對辦不到。
- 猱搔虎癢 猱:猴。猱替老虎搔癢。形容表面曲意奉承,暗箭傷人。
- 委肉虎蹊 委:拋棄;蹊:小路。把肉丟在餓虎經過的路上。比喻處境危險,災禍即將到來。
- 虎口逃生 老虎嘴里幸存下來的生命。比喻逃脫極危險的境地僥幸活下來。
- 畫虎類狗 類:象。畫老虎不成,卻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 龍精虎猛 比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揚。
- 畫虎類犬 類:象。畫老虎不成,卻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 虎略龍韜 略:指傳說中黃石公所撰的《三略》。韜:指《六韜》。《三略》、《六韜》是古代兵書。泛指兵書、兵法,也指兵家權謀。
- 虎躍龍驤 形容威武雄壯。 明 方孝孺 《尚友五贊·諸葛武侯》:“惟 忠武公 ,千載一人。綜覈萬變,以義而動?;④S龍驤,天下震恐。”京劇《將相和》第七場:“ 蒙敖 (唱)好似虎躍與龍驤?!?/span>
- 攔路虎 舊指攔路打劫的綠林人物。今也指前進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難。
- 龍吟虎嘯 象龍在鳴,虎在嘯。比喻相關的事物互相感應。也形容人發(fā)跡。
- 二虎相斗,必有一傷 兩只兇惡的老虎爭斗起來,其中必有一只受傷。比喻敵對雙方實力都很強,激烈斗爭的結果,必有一方吃虧。
- 投畀豺虎 畀:給與。原指那種好搬弄是非的人,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形容人民群眾對壞人的憤恨。
- 舄烏虎帝 因“舄”與“烏”、“虎”和“帝”字形相近,同經傳抄,容易寫錯。指文字抄傳錯誤。
- 狼窩虎穴 虎穴:老虎住的洞穴。比喻險惡的環(huán)境或地方。
- 狼顧虎視 如狼虎視物。形容威嚴而兇狠。
- 畏敵如虎 害怕敵人如同怕虎一般。
- 老虎借豬,相公借書 相公:舊指讀書人。比喻東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據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愛好。
-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俗語。比喻沒有出色的人才,差一些的就充當主要角色。
- 畫虎不成反類犬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同“畫虎不成反類狗”。
- 龍蟠虎踞 象龍盤著,象虎蹲著。形容地勢雄偉險要。特指南京。
- 母老虎 雌 * 。借指潑婦或刁婦。
- 兩虎相斗 兩只老虎相互爭斗。比喻力量強大的雙方相搏斗。
-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
- 虎而冠者 冠:帽子。穿衣戴帽的老虎。比喻兇殘如虎之人。
- 虎嘯風生,龍騰云起 猛虎長鳴,則大風四起;蛟龍騰躍,則云彩出現(xiàn)。比喻英雄人物順時而現(xiàn),并對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也指豪杰奮起,大展宏圖。
- 降龍伏虎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龍虎。后比喻有極大的能力,能夠戰(zhàn)勝很強的對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難。
- 坐山觀虎斗 比喻對雙方的斗爭采取旁觀的態(tài)度,等到雙方都受到損傷,再從中撈取好處。
- 龍戰(zhàn)虎爭 形容斗爭或競賽很激烈。同“龍爭虎斗”。
- 初生之犢不畏虎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無所畏懼。
- 二馬一虎 方言。猶言馬馬虎虎。 王安友 《李二嫂改嫁》:“二回頭出嫁,二馬一虎的就行了?!?/span>
- 云龍風虎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的事物相感應。
- 勢成騎虎 騎在老虎背上,要下來不能下來。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難,但迫于形勢,想停止也停止不了。
- 雕龍繡虎 比喻寫作豪放雄健。
- 餓虎擒羊 像饑餓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樣。比喻迅猛貪婪。
- 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 人本沒有傷害老虎的心,而老虎卻想傷害人。比喻自己雖沒有傷害人的意思,別人卻一定要傷害你。
- 龍?zhí)⑴P 比喻文筆、書法縱逸雄勁。

詞典網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APP
用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