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舊百家姓排名:第38位
一、姓氏源流水(Shuǐ)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姒姓,為遠古大禹治水時水工之后,以職業(yè)為氏。據(jù)《百家姓》注:水姓“系出姒姓,明·浙江省鄞縣有水蘇民,其先氏以禹王庶孫留居會稽,以水為氏,科第甚蕃?!庇謸?jù)《姓氏考略》、《姓苑》等載,遠古大禹治水時,他氏族人很多當了水工(治水的工程人員)。大禹帶領(lǐng)水工到會稽山(在浙江省紹興縣東南)治水后,留下一個水工(禹的庶孫)居住在會稽,便以水為姓,他和子孫就世代相傳姓水,稱為水氏。
2、出自古人以五行之一的水為氏。古人認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物組成,天上有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遂之,有木氏、火氏、土氏、金氏與水氏的出現(xiàn)。這五個部落非同小可,他們均是強大、有影響的部落。他們各自崇拜木神、火神、土神、金神與水神。
3、出自共工氏,為黃帝臣共工之后,以官名為氏。據(jù)《索引》認為,水姓的祖先是共工的,共工是黃帝時候負責掌管水利的水官。共工的后世子孫有的以“水”為姓,稱為水氏。
4、出自上古時期傍水而居之先民,以水名為氏。據(jù)《百家姓·姓氏起源》載,傳說從上古到戰(zhàn)國,曾先后有過大大小小許多諸侯,經(jīng)過多次的戰(zhàn)爭和內(nèi)亂,大多數(shù)諸侯被吞并。有些諸侯的后世子孫只好逃往民間,只得自謀生路。其中有些以水為圖騰的便傍水而居,就以水為姓,稱為水氏,其中尤以浙江省一帶為多。
5、出自復姓水丘氏所簡改,亦以水名為氏。據(jù)《姓氏五書》和《姓范》等記載:張澍云“當指水為姓。如河氏、淮氏、湖氏之類。浙江省吳興縣、鄞縣多水姓?;蛩鹗纤摹?。
得姓始祖:共工氏。古代神話中人物,自稱水德,相傳為水姓之祖。古代水官亦稱共工。據(jù)《索引》郯子曰:“共工氏用水記事,所以設置各部門長官都用水字命名?!逼涑加袦稀⒔咚稀⒏?、桑水氏、游水氏等,他們負責掌管湖泊、江河等。其子孫后代有的簡改為水姓,稱為水氏。故水氏后人尊共工氏為水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缺)水姓在大陸和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據(jù)清朝人徐士業(yè)考證:“明鄞縣有水民,其先世以禹王庶孫,留居會稽,以水為氏?!倍杖?,至今還是生活在會稽一帶的地方為多。水姓起源非常古老,據(jù)說是大禹的子孫,大禹治水,其子孫有很多做了水官,他們負責掌管湖泊、江河,后來他們的后代就以水為姓,稱為水氏。也有一些古時候住在江河邊上的人,他們的后世子孫也以“水”為姓,稱為水氏。也有認為水姓的祖先是共工的,共工是黃帝時候負責掌管水的水官。發(fā)展和演變:浙江省鄞縣以前有古姓水丘,在清朝有很多就改姓為水的,在今天水姓多聚集于浙江省一帶,尤以浙江省吳興縣、臨安縣為盛。水姓逐漸在這兩個地方發(fā)展成為望族,世稱吳興望(三國時置郡,相當于今天的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宜興一帶。治所在烏程。是今天的浙江省吳縣),臨安望(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為臨安府。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臨安,歷時140余年)。
三、歷史名人
水鄉(xiāng)漠:字禹陳。明朝浙江郭縣人。萬歷進士,授寧國知縣。后調(diào)丹陽當官,為政清廉,責任心強。當?shù)囟酁暮?,他為生產(chǎn)救災,操勞成疾,吐血而死,人們十分痛借。
水佳胤:字啟明,鄉(xiāng)漠子,天啟進士,任禮部郎。精通典故,熟諳兵法,升任建寧兵備參議。奉令平靖白蓮教之亂,活捉了教主王森。又奉令平靖粵寇,以銳不可當之勢,肅清了60余股賊寇。后以左遷歸隱句章卒。后人為了紀念他的功德,在薊州建造了水督廟。
水蘇民:明代知名清官,曾任邵武知縣,廉明清正,為政有方。
水祥云:別號力平。浙江省郭縣人。畢業(yè)于中國公學法律系。民國十三年(1924年)考入上海郵政管理局。歷任上海郵務工會常務委員,上海市總工會執(zhí)行委員兼秘書長,全國郵務總工會及中國勞動協(xié)會理事,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民國27年(1938年)在武漢籌組中國工人抗戰(zhàn)總會。后任中國勞動協(xié)會常務理事兼書記長,全國郵務總工會常務委員,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當選為行憲國民大會代表。次年膺選第一次國民大會主席團成員,全國總工會秘書年任“自由中國勞工同盟”常務理事兼秘書長,“行政院設計委員會”委員,“交通部設計委員會”委員。1952年任“全國總工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1973年任“郵務工會全國聯(lián)合會”理事長,后任“全國總工會”常務理事,“國民大會”代表?!肮鈴痛箨懺O計研究委員會”委員,“全國職業(yè)訓練金監(jiān)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伴}臺地區(qū)勞工保險局監(jiān)理委員會”委員,工業(yè)安全衛(wèi)生協(xié)會常務理事,臺北市水姓宗親會理事長。著有《水姓由來與曾邱兩姓聯(lián)宗關(guān)系考》。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吳興郡:三國時置郡,相當于今天的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宜興一帶。治所在烏程。是今天的浙江省吳縣。
臨安府: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為臨安府。元代將原治于通海的南路改名為忽必烈諭言所用的臨安二字作路名,管轄通海以南至邊徼大片政區(qū),路治同樣在通海,直到明初才徙治于建水。臨安一名也成為地理上除南宋小朝廷杭州稱臨安府、杭州西有臨安縣的又一個臨安地名。
2、堂號
水姓的主要堂號有:“本源堂”等。
【水姓宗祠通用對聯(lián)】
〖水姓宗祠四言通用聯(lián)〗
源出姒姓;
望在吳興。
——佚名撰水姓宗祠通用聯(lián)
全聯(lián)典指水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二、郡望堂號》介紹)。
吳興世澤;
四明家聲。
——佚名撰水姓宗祠通用聯(lián)
全聯(lián)典指水姓出自浙江省吳興縣與鄞縣(古稱四明)。
廉明立政;
汗簡標功。
——佚名撰水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指明初無錫人水蘇民,洪武初年任邵武知縣,廉明慈愛,為政有方。下聯(lián)典指明代鄞縣人水佳胤,字啟明,天啟年間進士,歷官禮部郎、建寧兵備參議。熟悉歷史,有武功。
治推邵武;
系出共工。
——佚名撰水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指明水蘇民,治邵武間,為政有方。下聯(lián)典指共工氏,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人物,自稱水德,因以為姓。
〖水姓宗祠五言通用聯(lián)〗
奕父列書史;
思中入畫錄。
——佚名撰水姓宗祠通用聯(lián)
此聯(lián)典指元代書畫家水東山人,字奕父,工山水。名列《書畫史》。下聯(lián)典指明代畫家水思中,鄞人。嘉靖辛酉舉人。
〖水姓宗祠六言通用聯(lián)〗
德旺五行之首;
恩深六成之功。
——佚名撰水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出“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zhì)。典出“六成立功”,語出《易經(jīng)》:“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水姓宗祠七言通用聯(lián)〗
慈愛廉明知邵武;
鞠躬盡瘁賑丹陽。
——佚名撰水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指明代邵武縣知縣水蘇同,以廉明慈愛,為政有方而名于世。下聯(lián)典指明萬歷進士水鄉(xiāng)漠,鄞人,授寧國知縣,調(diào)丹陽,以修荒政,積勞嘔血卒。


猜你喜歡:
- 一、姓氏源流郄(Xì)姓源出有二:1、出自姬姓,以封地邑名為姓。春秋時,晉獻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奮勇當先,帶領(lǐng)晉軍攻破翟人營壘,打敗了翟
- 黑齒黑齒氏,出自百濟西部,百濟是公元1世紀至7世紀時朝鮮半島上的一個強國,與新羅、 * 鼎足,唐朝有左武衛(wèi)大將軍黑齒常元,被封為燕國公。
- 猻河南三門峽有此姓。
- 白馬[白馬,讀音作bái mǎ(ㄅㄞˊ ㄇㄚˇ)]一.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源于子姓,出自西周初期的商王朝末臣微子啟,屬于以歷史事件為氏。據(jù)
- 竟姓氏,此姓多在河南商丘虞城一帶
- 酸臺灣有此姓。
- 凈陜西和青海有這種姓氏
- 時姓起源 (讀音分shi和ci)時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七七?!駥じ菰磿r姓來源
- 一、姓氏源流況(Kuàng 況)姓源出有三:1、出自姚姓,起源于周代,以封地名為氏。在周朝初年,舜的后人被封于況地(今山東省境內(nèi)),他的后代
- 墮現(xiàn)為漢族姓氏
- 一、姓氏源流句 勾(Gōu)姓源出有四:1、出自以官名為氏。據(jù)《山海經(jīng)》載,有困民之國,勾姓。為此姓之始。勾又寫作“句”。其姓最早見于《山海
- 歷史來源「干」源出:1、以國為姓。古代有干國(在江蘇揚州一帶)。春秋時被吳國所滅,國人便以國名為姓,遂成干氏。2、春秋時,宋國有一大夫干犨,
- ■姓氏源流戴(Dài)姓源出有四:1、出自子姓,為商湯的后裔,以謚好為氏。據(jù)《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書辯證》所載,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
- 樸朝鮮族姓氏
- 牽東漢有兗州刺史牽顥,西晉有偏將牽秀。
- 一、姓氏源流雍(Yōng 壅 雝)姓源出有二:1、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西周初周朝剛建立時,周文王的第十三個兒子,也就是周武王的兄弟,被封于
- 貉始祖子貉,春秋鄭國鄭靈公之子。
- 叔向萬姓統(tǒng)譜:晉羊舌大夫之后,羊舌肸,字叔向,以字為氏。
- 忻氏始見于宋代著作考忻氏本是稀見姓氏,在現(xiàn)代又因人才濟濟而為人們所熟見,但忻氏見諸文獻始于何時呢?我們查找了目前所能見到的宋代人名索引,雖有
- 公肩公肩定:(不詳)春秋末年魯國人。新田伯 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梁父侯 宋大中祥符二年( 1009年)。先賢 明嘉靖九年(153
評論
發(fā)表評論